记者 姚丽敏
徐汇区龙漕路沿街,一家小小的吴茂兴本帮面馆2021年开业。几年来,凭借着正宗的口味、整洁的环境,面馆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稳定的客流让老板姚伟满心欢喜。 可就在几个月前,一份要求办理“排水许可证”的通知让姚伟拧起了眉头,“当初办营业执照的时候没这要求,我们是总公司统一装修的,现在让我自己掏钱加装检测设备,装在哪儿也不知道,还要画图、上传材料,这我们哪能办得出来。 ”
既不知道专业的设备要哪里买、怎么装,也搞不清复杂的办证流程。“排水管网图怎么画?设备往哪儿装?我们小本生意实在折腾不起啊! ”姚伟急得直挠头。 正当他打算放弃时,漕河泾街道的“店小二”团队主动找上门,不仅帮他进行测绘, 寻找安装设备的合理位置, 还全程代办手续。 两个月后,面馆顺利拿到许可证, 生意也红火起来。“以前觉得办证是麻烦, 现在才明白,这是让咱安心赚钱的‘护身符’! ” 姚伟感慨道。
吴茂兴的困境并非个例。“排水许可证”,全称“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申请主体涉及从事工业、 餐饮、医疗、洗车、汽修等十三类活动,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企事业单位、 个体工商户。2024年, 漕河泾街道餐饮排水户总量328户, 其中存在125户未办理排水许可证。排水管网是城市的“静脉”,但小餐饮往往受限于资金、技术和空间,成为合规排水的“薄弱环节”———废水直排、 管网混乱、图纸错漏,不仅威胁水环境安全,更让商户面临停业风险。
如何让“烟火气”与“青山绿水” 共存? 漕河泾街道以“环保+营商” 双轮驱动,面对辖区内餐饮商户排水设施达标率不足、许可证办理率偏低的双重挑战, 主动出击,打出组合拳,攻坚百日完成餐饮户排水许可证办理率100%的目标。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出击”:一场双向奔赴的破局
过去,商户与管理部门常陷于“困局”:一边是商户抱怨“办证难、成本高”;另一边是环保隐患屡禁不止。 漕河泾街道决定打破僵局,联合区水务管理中心和第三方技术团队,对125家“疑难户”逐一“把脉问诊”。
以吴茂兴面馆为例,技术团队发现其厨房虽仅五平方米左右,但由于是公司统一装修,管网较为清晰,油水分离器的位置也比较宽裕。 经过实地测量,工程师建议姚伟在原有的油水分离器旁直接加装水质检测井, 不用重新排管,成本降低不少。 针对普遍存在的“图纸不会画”问题,街道聘请测绘人员上门,通过专业设备的探测、建模,还原排水路径, 商户只需签字确认。“以前连自己都不知道店里的水管从哪里‘走’的,更别指望自己画图了,现在专业人员一条龙搞定,省心! ” 姚伟说。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护航”:长效治理的漕河泾样本
硬件达标只是第一步,如何避免“办证后反弹”?漕河泾街道将目光投向长效监管。街道联合物业,定期开展排水设施巡查,发现私自拆除污水预处理设施的商户,及时进行劝阻,并要求其整改到位。 辖区内新开业的餐饮店则被纳入“预警名单”,街道积极配合区水务中心, 逐一排查是否持证。 已持证的纳入监管范围,未持证的则对其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明确依法合规排水的重要性,并详细告知餐饮商户排水的要求、办证所需的材料及流程,在装修阶段提前介入避免“先天不足”, 帮助商户“无忧排水、安心经营”。
这种“全程陪跑”模式效果显著:仅耗时近百天,辖区餐饮排水许可证办理率已达100%。

“排水许可”不再难
徐汇上演暖心“办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