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薇
一条长达35米的“巨龙”蜿蜒盘旋于穹顶之下,在它晶莹剔透的身躯中,LED灯光如脉络般穿梭, 为这条庞然大物赋予了“赛博朋克”式的灵魂。近日,凌云街道碳汇科普馆内的“汇龙艺塑”装置制作完工, 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参观。而这条“巨龙”诞生的背后,是社区居民和艺术家智慧与汗水的共同结晶。
早在今年3月份, 为了倡导减少塑料使用, 鼓励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凌云社区基金会携手凌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全球战塑”为主题,开启了“汇龙艺塑” 作品的制作。 在新锐艺术家张相国的带领下,凌云街道的“凌云生态先锋”与“守艺人” 两支社区团队历时9个月,将废弃的塑料桶、酸奶盒、 破布等回收物品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参与项目的40位团队成员, 大多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退休老人。
据了解, 整个“汇龙艺塑”从龙头到龙尾,每一个部分都展现了环保材料的巧妙运用。1168片裁剪的塑料瓶片组成了龙头和龙鳞;442个废弃塑料桶嵌合构成了龙身; 废弃的塑料水管和酸奶瓶则被创新地用来制作龙骨与龙爪;而扇形的龙尾设计,则与馆内“可回收自助交投区”的六类回收物相呼应,暗喻着回收物品的循环利用。这一切, 无不体现了变废为宝的智慧。
经过“凌云生态先锋”“守艺人” 两支社区社会组织团队、社区居民以及学生志愿者等群体80余人的共同努力,一条“汇龙”终于在凌云这片低碳街区迎来了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