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宜修 肖乐鑫 施昱辰
“小梁薄板房”因其结构脆弱、安全隐患突出,是城市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徐汇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三旧”变“三新”为抓手,不断推进城市更新,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于2024年11月23日清零了辖区内最后一处“小梁薄板房”———襄阳南路452弄129、131、133号旧城区改建项目。当天,居民签约工作100%完成, 为建设人民城市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大难”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了
天平街道襄阳南路452弄129号、131号、133号, 位于徐汇区衡复风貌区的建新片区。小区外, 是上海老城厢的历史风貌,梧桐树影斑驳,百年历史建筑错落有致。 小区内,房屋结构脆弱,安全隐患如影随形;墙面墙皮脱落,用混凝土预制薄板搭建起来房屋隔音极差;3户合用一个厨房, 一楼11户居民甚至连合用卫生间都没有,只能到弄内公用厕所如厕,每日清晨的排队等候,是居民们无奈的生活常态。这是徐汇唯一的“小梁薄板+不成套+无卫生设施”三重难叠加在一起的“老大难”了。
不过, 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徐汇区将襄阳南路452弄129号、131号、133号这三栋小梁薄板不成套房屋纳入旧改范围。“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旧改。”满头白发的徐阿婆激动地说道。
11月23日清晨,旧改签约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居民们早早地来到现场摇号选房。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详细解答居民的疑问,帮助他们办理签约手续。“工作人员很耐心,给我们确认了补偿方案,讲解了选房流程,让我们心里有了底。 ”居民张女士满意地说道。
随着一户户居民在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签约率不断攀升, 当天就实现了100%签约生效!徐汇区最后一处小梁薄板房屋实现“清零”了。
仅用80天,他们完成“天下第一难”的事
襄阳南路452弄旧改项目的圆满完成,背后凝聚着徐汇区各相关部门无数的心血与不懈的努力。
为了尽快完成征收任务,区房管局倒排时间节点, 紧锣密鼓推进征收进程。在前期工作中,区房管局与天平街道、 委托单位徐汇第二征收事务所深入了解每家居民的情况与诉求, 收集被征收房屋资料和人员资料并进行“两清”核对。“我们把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摸透了, 针对不同家庭的特殊情况, 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方案。 ”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9月14日项目以97.56%的高比例完成了一轮意愿征询,到10月8日公示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并收集居民意见,再到后来接连几场的圆桌会、听证会,直到11月20日启动预签约并在当天实现100%确认补偿金额,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徐汇区就以高效的执行力完成了这一艰巨的旧改任务,跑出了令人瞩目的旧改速度。
“去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对8个基地涉及439证、531户居民完成了旧改工作。 基于此,形成了一套‘入得了门、 讲得上话、 破得了题、解得了忧’的天平旧改工作经验。 ”天平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享道,80 天完成居民100%正式签约, 关键在于坚持以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靶点,以群众的诉求、需求、要求作为工作的重点,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