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姚丽敏
校园欺凌作为一种社会问题, 不仅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 也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日前, 漕河泾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组织了一场针对校园欺凌的普法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律师陈妍, 带领大家深入探讨校园欺凌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在解释校园欺凌的定义时, 陈妍为大家分析了校园欺凌的特点,并从《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刑法》 等法律相关条款解释了校园欺凌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探讨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时,陈妍指出,这通常与个人、群体、家庭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谈到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陈妍从青少年在校园欺凌中可能担当的不同角色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法。
儿童在遭遇欺凌时,往往更愿意向父母诉苦,而不是上报老师。此时,家长的处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家长察觉到孩子可能遭遇校园欺凌时,首先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并将自己的担忧坦诚地告诉孩子。 同时,积极与老师和学校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反常行为,也可以尝试向孩子的同伴、好友了解情况。 然后,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帮助,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所面临的各种情形, 自行独立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探索各种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勇敢向他人寻求帮助。
在案例分享和讨论环节,小朋友们积极提问,家长们也踊跃发言, 共同探讨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照片由漕河泾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