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喆衎 陆翔 李瑾琳
5月31日下午,徐汇区第三福利院门前,伴随着悠扬动人的歌声,现场制作非遗漆扇、植物拓染的帆布包、景泰蓝胸针和发夹等传统手工艺品的爱心义卖吸引了路过的人们驻足。这个“青春力量·爱在三福”公益集市正是三福院“非遗手工月”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不仅集中展示了诸多传统手工成果,更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与热爱传播开来。
这个5月,区三福院与多家共建学校合作,通过一场场精彩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搭建了老人与年轻一代的情感桥梁,激发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制作景泰蓝胸针、发夹,从挑选图案到填充釉料, 考验参与者的耐心与细致。“非遗手工新国风烧蓝”活动中,华泾小学学生与老人们共同探索传统技艺的奥秘;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学生和老人共同收集了各式各样的植物叶片,通过敲打、按压的方式, 将自然界的美丽印记永久保存在帆布包上……
此次公益集市上, 来自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师生团队,有的在才艺表演, 增加现场氛围感;有的为路过的爱心人士介绍着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有的为现场制作非遗漆扇的爱心人士做好辅助工作, 共同期待独特的扇面成形。“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的公益活动,我平时就很喜欢参加这些活动,这次看到招募就直接报名了。 ” 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张瀚洋告诉记者。 作为学校音乐剧团成员的他, 那清扬愉悦的歌声为现场增色不少。 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表达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