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志军 陆翔 徐喆衎
近年来,华泾司法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为了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纠纷就地实质化解, 司法所积极推动和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在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中的有效联动配合, 做深做实“三所联动”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解决。
成立工作专班从“两所联动”走向“三所联动”
2016年,司法所立足辖区社情、民情,和派出所建立“两所联动”机制,在派出所设立“警调联动工作室”,派驻调解员协助民警调解接处警中的民间纠纷; 同时,为确保调解工作的公信力和专业性,工作室还在每周四派驻值班律师参与“警民联调”工作,为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为人民调解提供法律意见。 此后,为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司法所与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深化联动机制,建立一支民警、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组成的五人工作专班。 由派出所民警担任兼职调解员,负责纠纷调解室日常工作,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和签约法律顾问工作日常驻坐班,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警调联动工作室”也正式更名为“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 华泾司法所所长冯斌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三所联动”机制常态化运行,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重新细化调解工作规程和流程,打造发现受理、化解分流、跟踪回访、风险防控、源头治理的工作闭环。 为实现矛盾纠纷高效、依法、快速处置,纠纷工作室明确职责定位,由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情理结合做好劝解疏导工作,民警全程参与调解,维持现场秩序,法律顾问厘清法律权责关系,提供专业法律支撑,引导纠纷当事人用法律思维和法治路径来解决矛盾纠纷。
昔日恋人反目成仇情理交融解恩怨
2019年,居住在印象旭辉小区的徐女士因遭到男友杨先生施暴,连续拨打四次110。司法所在“智慧调解”平台上接到警情后, 对这起异常警情给予了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化解。
经了解,纠纷双方当事人因感情不和刚分手,交往期间杨先生为徐女士注册了一家公司,现在分手了要求女方配合变更法人,徐女士则要求男方返还房租等4万元。 调解现场,杨先生认为女方提出的房租等费用属于共同生活开支,双方既已分手,不该再有任何瓜葛。 徐女士听后,用纸巾不断擦眼泪,哭诉男方的忘恩负义。 民警对杨先生的过激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调解员则耐心疏导,巧打感情牌,希望双方念及相恋时候的共同美好回忆,好聚好散。 最后,经过调解员苦口婆心地劝说,双方在理智思考后,当场达成了调解协议。
强拆充电桩惹纠纷三所合力化干戈
2023年3月某天上午, 华泾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自己公司在小区安装的电动车充电设备不翼而飞,要求派出所以盗窃罪立案侦查。 办案民警在给报警人做询问笔录时发现案件另有隐情, 背后牵涉公司与小区物业之间合同纠纷, 故将案件移送“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
经调查, 报警人所在公司是一家充电桩公司, 其与小区原物业公司签订了安装便民充电站的投放协议,并按合同履行安装了19个充电桩。 后物业服务合同到期, 小区和德利物业重新签订了服务合同。 德利物业认为充电桩公司和原物业公司之间的合同对自己没有约束力,因为有居民反映部分充电设备坏了,物业人员也联系不上维护人员,为了便利居民,才拆除了部分坏掉的充电桩予以替换,要求充电桩公司尽快撤出原充电项目。 但是充电桩公司不同意,坚决要求由德利物业来赔偿拆掉的充电桩,并继续履行原合同。
为了解决双方的分歧,避免矛盾升级,司法所和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组织召开了联席调解会。 经多方调解努力,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充电桩公司同意将与原物业签约的充电站投放项目退出小区。 德利物业一次性补偿充电桩公司充电桩及投币损失共计人民币一万五千元整, 并在七日内将剩余的十台充电桩归还给该公司。 后经司法所回访,双方顺利完成了清场交接。
近年来,华泾司法所通过和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同向发力,共建共联,将法治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把情理法说通说透,让“遇事用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问题靠法”成为居民群众的共识。 经统计,2016年截至目前,在“三所联动”机制下,华泾司法所共调解成功治安委托案件744起,涉案金额共计8068280.7元,受理“110”非警务警情工单共计4235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百姓事无小事华泾镇构建“三所联动”机制,解决群众矛盾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