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李瑾琳 图/陆翔
盛华景苑是华泾镇一个大型动迁安置小区,坐落于华泾镇最南端,居民约6500人,其中租住人口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2年前,为了深入推进小区治理,华泾镇镇政府在盛华景苑打造了“盛心汇”居民群众自治项目,培育了多个志愿服务团队,其中有一支队伍叫“盛心汇啄木鸟队”。 居民区有一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就用这支团队的名称命名。
银发“啄木鸟”助力社区治理
走进盛华景苑, 花木扶疏,道路整洁,车辆停放有序,位于小区中心位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厅宽敞明亮, 居民们在这里听讲座、看书、聊天,角落里,一位上了年纪的居民坐在黑板前,聚精会神地制作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板报……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盛心汇啄木鸟队”的几位队员,他们之中最年长的已经74岁, 最年轻的也67岁了,几位爷叔还穿上了自己的“队服”———胸前印着“盛心汇啄木鸟队”的棉背心。队长老余,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华泾镇市民巡访团的一员。他向记者介绍说,“盛心汇啄木鸟队” 的队员像市民巡访团一样,由居民志愿者组成,他们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和文明创建,用身体力行的志愿服务践行文明实践。他们两人一组, 日常巡查在小区、楼道以及社区周边,发现问题,能处理就立即处理, 该反映就马上反映。楼道堆物、垃圾不分类、乱贴小广告……他们让不文明行为在小区“无所遁形”,他们和居委干部一起,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老余说,“简直比上班还要忙! ”
目前,“啄木鸟队”已经从最初的8人扩张到了40余人。 他们招收队员的“标准”很高,要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不能计较个人得失。队员们都说,我们是志愿者,就是为大家服务的, 不图名不图利。他们纷纷晒出手机里自己的“上海市志愿者”的电子证书。 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成员是三星以上的星级志愿者,即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600个小时的注册志愿者,队长老余更是星级志愿者中的最高级别———五星志愿者, 也就是说,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超过了1500个小时。
对他们来说,成为自豪的星级志愿者,是对他们的爱心奉献最好的回报。
小区口袋公园以他们的团队名称命名
今年,作为对“盛心汇啄木鸟队”的工作肯定,同时也为了在居民区弘扬队员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居民志愿者队伍。居民区党组织将一处口袋公园命名为“盛心汇啄木鸟口袋公园”。记者在现场看到, 是盛华景苑小花园一处“巴掌大”的边角地,用齐膝高的栅栏围住,土壤刚刚翻过。 空地的一角,已经竖起了一块蓝白相间的标识牌,“盛心汇啄木鸟口袋公园”的名称下方是一句很网红范儿的广告语,“我在盛华景苑很想你”,标语旁边上是“盛心汇”的红色logo,据介绍,这个心型logo是能书善画的居民贾老师设计的,也就是那位在实践站里制作雷锋黑板报的居民, 寓意着志愿者们的爱“心”。
盛华景苑业委会沈主任介绍说,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小微绿地,是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来打造社区生活的城市微空间。这个口袋公园由小区业委会筹资修建,居民自行设计,还有热心居民赞助,将来也会由啄木鸟队自行管理,他们打算把这里好好翻新一下,铺上地砖,种上花草,等到春暖花开,这里将成为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可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居委会支持共创美好生活
啄木鸟队的工作如此有声有色, 和盛华景苑居民区党总支的社区治理工作做得好,抓得牢分不开。据介绍, 盛华景苑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35岁,党总支副书记李艳红是一名85后。 居民们说,李书记虽说是新来的,但她敢说敢想、有担当。 现在的居委干部普遍比较年轻, 学历高, 他们是社区的新鲜力量和活力源泉;同时,这些年轻的居委干部又能充分尊重和吸收老党员、 老志愿者、 老劳模的意见,“一点架子都没有,很尊重我们,很民主! ”。
居委干部则说,是社区的志愿者们极大地支持了居委会的工作。他们也感召了更多居民。 现在,盛华景苑居民区已经拥有500多名注册志愿者, 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文明创建, 只要社区有需求,小区里的志愿者们一呼百应,随叫随到, 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租户,大家齐心协力, 用辛勤劳动和汗水,创建着自己的美丽家园,守护着大家的幸福生活。

小区志愿者团队工作风生水起盛华景苑“口袋公园”以它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