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汪晓 陆海捷 图/刘晓晶
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举行,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徐汇区代表团位列全市青少年组团体奖牌奖第三名、重点项目团体奖牌奖第三名、重点项目团体总分奖第三名和团体总分奖第四名,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并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3月10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徐汇区代表团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会前,区委书记曹立强,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区委副书记沈权,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懿,副区长王志华等亲切接见了优秀运动员代表、四届蹦床世锦赛冠军高磊及在市运会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教练员、运动员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合影留念。
随后举行总结表彰大会,副区长王志华出席, 徐汇区代表团团部人员、相关文化学校校长、 各参赛项目领队、教练员及运动员代表近150人参加。会议对十七届市运会徐汇代表团参赛作了总结。“未来之星”代表、游泳运动员宋丽琦,上海市十佳青训教练员、体操高级教练员陈健,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洁,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依次结合自身备战经历、备战过程及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做交流发言。宣读十七届市运会未来之星、 十佳教练员、优秀教练员、体育道德风尚奖获奖人员、徐汇区代表团特别贡献奖、优秀组队奖及合作贡献获奖单位名单,并举行颁奖仪式。
本届市运会,徐汇区代表团经广泛发动,层层选拔,由1427名运动员,192名教练员、 体育教师,60余名领队及工作人员组成,参加31个大项42个分项的比赛,为历届市运会徐汇区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
徐汇区代表团明确目标,扎实备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己任,切实保障训练安全,高质量完成备战任务。 应对挑战,强化服务管理,加强分析,全力应对,全方位推进备战工作,同时积极做好体教融合相关工作, 全力保障项目发展基础。突出重点,提升队伍水平,高度重视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加强重点运动员苗子库建设,利用体育新科技提升训练水平。 优化布局,加强资源整合。 近年来,区教育局、体育局共同完善了徐汇区“9+X”一条龙梯队衔接布局,立足项目普及,兼顾选拔培养,突出精英选材,做强“体育、教育、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宣传,展示精神面貌,更好地展示徐汇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和城区形象,营造良好氛围,凸显徐汇特色。 面向未来,砥砺前行再出发,下阶段将以新《体育法》正式施行为契机,按照全国、市、 区各项青少年体育工作指引及广大青少年体育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优化项目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科学训练,促进徐汇青少年体育再上新台阶。
随着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圆满落幕, 新周期青少年体育工作已经开启。徐汇高起点、高标准谋划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要以体育人,充分认识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多元发展,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的水平;体教融合,大力培养体育精英人才。 全面总结经验、凝聚奋进力量,围绕“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在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徐汇区代表团共获得190.125金97.625银76.5铜,5710.5分, 位列全市青少年组团体奖牌奖第三名、重点项目团体奖牌奖第三名、重点项目团体总分奖第三名和团体总分奖第四名。 代表团荣获2019-2022年度“奥全运突出贡献奖”第三名,市运会“优秀组队奖”二等奖,2019-2021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精英系列赛优胜奖”第一名。 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位育中学获“一条龙”布局高中阶段学校单项团体总分第一名。
陈健(体操)获评2018-2021年度上海市“十佳青训教练员”,高伟峰(蹦床)、钱英豪(赛艇)、徐智泉(水球)、王毅斌(游泳)获评2018-2021年度上海市“优秀青训教练员”。48名运动员获评“未来之星”称号。 游泳、射击等两个项目10人次超、创上海市同年龄组7项纪录。 同时,徐汇区代表团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8支运动队、143名运动员获各项目体育道德风尚奖, 圆满完成预定目标并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冰壶竞委会、 羽毛球竞委会获评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优秀赛区奖”。 徐汇区体育宣讲团章靖瑶(市二初级中学)获市运会金牌小解说选拔赛U12组银奖,沈悦航(逸夫小学)、王绍阳(光启小学)获U12组铜奖。

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我区隆重表彰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徐汇区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