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记者 耿洁玉 图/资料
长桥街道长桥四村是一个有着30年左右房龄的老旧小区,社区规模大,老龄人口多。 如何做好居民区的当家人,长桥四村居民区书记宋萍的心得是党建引领拼建起的“七巧板”格局,下属的七个党支部各自提炼工作特色:“苗苗之家”“教育之家”“巾帼之家”“睦邻之家”“志愿之家”“自治之家”“红色之家”, 遍地开花的自治格局为居民区生色。
党建“七巧板”:“精彩、聚力、同心、品质、温馨”
在宋萍看来,居民区的工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 党组织深入走访群众,听民声,解民忧,就能扎实推进小区建设。 长桥四村居民区里,常有围绕如何推进加装电梯,怎么整治飞线充电、乱停车现象,如何减少社区高空抛物,怎样宣传实施文明养宠等难点问题的讨论。“注重倾听居民心声,收集居民需求和建议很重要。 ”宋萍说。因而,每当小区管理碰到问题,她总是在党员、居民代表中间不断听取意见。党建共联,难题共解,真正为居民群众办实事, 让居民区变得更和谐。
如今,在长桥四村,已然形成“七巧板”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提升能级, 聚力惠民生。“苗苗之家” 引入区域化党建资源,借助“家长智汇”队伍和周边学校资源, 发挥家庭力量;“睦邻之家”以党员何爱苗家为根据地,把社区独居老人聚到了一起;“自治之家”形成共治共享自治理念,为小区建设添砖加瓦……
此前,小区的老旧车库存在安全隐患, 宋萍和工作团队通过前期排摸、听取居民意见、“三驾马车”和自管会讨论协调等过程,顺利进行了智能化改造。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长桥四村的车库管理员因无住处,长年住在车库里;而老旧车库硬件设施先天不足,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很大。此次非机动车库专项整治与改造工作直面问题,在长桥街道的领导下,宋萍协同居委干部深入听取居民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居民们对于车库改造的满意度。 车库内的住房拆除修复后, 用于增设停车位和充电桩,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充电难、飞线充电等问题。 对应的充电桩增多了,再也不怕找不到地方充电了,智能化的充电方式也更加经济实惠。 新旧对比让居民最有感受度:设施更加完备安全了, 车库加装了电动门、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照明、监控等, 具备红外线人脸识别和防夹功能,内外监控全覆盖,居民再也不用半夜叫管理员开门, 雨天在外淋雨等开门,还能有效防盗,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里有支“常青树·党员先锋行”志愿服务队
“一名党员一面旗。”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党员居民乐于参与到居民区的建设中。由小区党员和热心群众组建的“常青树·党员先锋行”志愿服务队,作为长桥四村党总支的固定主题党日活动,一直以来坚持为小区内的居民群众提供服务,赢得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
“我们的志愿服务队服务类型丰富,不断满足居民们的实际需求。”宋萍说。 便民理发、血压测量、防疫咨询、老年人长护险咨询、口腔健康咨询、金融咨询等,志愿服务队的内容对居民们都“很有用”。 宋萍告诉记者,在长桥四村,“学雷锋日”不是一年一天, 而是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希望能让更多人受益。“现在固定下来的是,每个单月的5日,我们都有自己的‘学雷锋日’,或是摆摊,或是上门,为居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 ”
随着志愿服务队日渐深入人心,参与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宋萍还发动党建共建力量加入其中,比如邀请上海银行、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来为社区居民讲解金融方面的知识,提供专业理财咨询服务;邀请民革党员进社区,与长桥四村中共党员一起,开展养身保健、家庭教育、法律咨询、公证咨询、妇婴保健、“双减”下的素质教育、乳品健康知识普及、口腔咨询、长护险咨询、宠物美容等现场咨询和体验活动,为居民们排忧解难。
在长桥四村,老年党员志愿者被称作“常青树”,青少年志愿者被称作“小松鼠”。“常青树·党员先锋行”志愿服务队还非常重视“常青树”与“小松鼠”之间的“传帮带”,让孩子们在老党员们的言传身教下,学习老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埋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 通过组织寒、暑期小小志愿者清洁家园活动,让孩子们拿起清洁工具,在居民区捡拾地面、草坪上的垃圾,擦拭社区宣传栏上的灰尘。 在老党员们的带动下, 孩子们个个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看到焕然一新的小区, 大家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志愿服务工作让孩子们树立了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乐于奉献、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在长桥四村居民区不断传承、 发扬光大,我想这样的教育意义重大。”宋萍说道。
“五小工作法”让悬空老人“接地气”
居民区治理有了主心骨,工作开展就顺畅了。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里的民生大事,在长桥四村就开展得十分有效率。 居民区以党建为引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以民生为导向,深入推进实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值得一提的是, 在加梯工作过程中,长桥四村还形成了加梯“五小工作法”,为老旧小区加梯提供经验。
“我们的经验就是搭建‘小架构’,宣传动员在前,千方百计服务;组建‘小分队’,挖掘楼道能人,凝聚加梯骨干;开好‘小会议’,畅通参与渠道,梦圆悬空老人;做到‘小坚持’,发扬钉子精神,脑勤嘴勤腿勤;解决‘小问题’,远亲不如近邻、以真心换真心。 ”宋萍说,正是有了这“五小工作法”, 推动着小区不少楼栋的加梯工作。
比如小区95号,如果要加梯,那就是错层楼栋。建有两户的一侧被称为主楼, 一户的一侧被称为副楼,副楼要高上半层。因为牵涉到不少住户的实际问题,电梯设计上有难度。 但让人欣慰的是,虽然问题不少,但有沟通和信任就能解决。在摸底了楼上楼下加梯意愿后,加梯这件事就在95号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楼栋居民自己成立的加梯小组同心协力,各自发挥着作用。 面对具体问题,大家逐一攻破。从量尺寸开始到沟通哪里设置电梯井,邻里间有商有量。 比如因为是错层楼栋,在主楼设置电梯影响比较大,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把电梯装在副楼一侧,而这个方案就需要主楼的两户人家多跑八格楼梯。“我们是错层楼栋,肯定有人要往上往下走的,但是大家都理解,这是最大的谅解。 ”邻里和睦,一楼二楼也很支持,邻居们对于出资也很大度,加梯很快就推进下去了。
居民的意愿是第一位,再加上居委、街道的大力支持,加梯工作在长桥四村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家都对上上下下的便利生活充满期待与信心。
宋萍说,党建引领让居民区有了凝聚力,下一步,还要让靓丽的“七巧板”格局发光发热,不断提升居民区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