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 观
《黄帝内经》里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情绪不稳定。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可能人心乐之,而你心忧之。 说到底,情绪稳定与否,关键还是自己。《了凡四训》也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福气并非天生,养生不靠人。 最好的养生之道,莫过于做自己的良医。
病,都是气出来的
自古就说:“气大伤身, 量小短寿。 ”很多时候,身体出现了问题,都是心里有气。 每一次的生气,对你的身体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有一位网友,一次体检,查出了增生。医生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保持心情愉悦,要不了多久,增生就会慢慢消失了。刚开始,她谨记医嘱,尽量不让自己发脾气。 但是时间一长,就把医生的话抛之耳后——孩子调皮捣蛋, 她没了耐心, 直接连吼带骂。 老公下班回家,袜子随手一扔,她也要揪着不放,最后大吵一架。 后来,她去医院复查, 发现病情更严重了。 医生直言,这都是气的。 这位网友的经历,就好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一言不合就吵架, 一有不顺就动怒。 殊不知,生气的代价,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国外心脏病专业杂志《欧洲心脏杂志》研究表明:愤怒发作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是平时的4.74倍,脑卒中的风险是平时的3.62倍,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也明显升高。生气, 表面上虽然看不到任何异样, 但其实,怒气早就把体内的五脏六腑“震伤”了。长此以往,生气不仅无法解决任何问题,还伤身伤心。余生,不生怒气,保持良好心态,就是在善待自己。
累,都是比出来的
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英国作家史密斯在《我们内心的“坏东西”》中,记录了一位律师的故事。 一直以来,这位律师都执着于和别人比,甚至直言最讨厌朋友比自己强。 别人孩子的成绩比自己孩子好,别人挣得比自己多,或者住得比自己好,都会让他很挫败。 一次同学聚会,他发现曾经的同学,不仅开豪车上班,去健身房锻炼,就连头发都是那么茂密。 这让他心里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曾几何时,我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自己的某些方面比他们还强。 怎么现在,他们就超过了我,比我还成功得多? ”突然之间,他觉得自己成了场上最不幸和失败的那个人。 其实,他的生活过得并不错,事业小有成就,家庭美满幸福。 只是他的目光总是落在别人的身上,自己的幸福就被忽视了。 人比人,气死人,比到最后,情绪不佳,焦虑不停,烦恼不断。凡事一味地比较,不仅消耗精力,更让人心力交瘁;凡事有度地不争,不仅生活轻松,更让人心情舒畅。 与其事事计较,落眼于他处,不如立足当下,用心生活。
穷,都是闲出来的
都说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让他闲着。 倘若一个人闲的时间久了,就如同温水中的青蛙,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出局。 朋友小关,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月薪4000元左右,工作不算太辛苦。 下班之后,他的时间都用来打游戏、 追电视剧等等,工作的事情全部抛之脑后,也丝毫没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工作上要求的职业资格证考试,他也没有用心对待,每次都是考前两天抱佛脚, 考了两次还没有通过。都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小关亦是如此。 恰逢公司绩效不好,进行了一批裁员,没有什么闪光点的他,自然被辞了。小关没有任何技能和证书, 招聘时很多公司都不愿意聘用他。 小关非常迷茫,口袋里的钱,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下一份工作又彷徨无依。他悔不当初,倘若当初能多一点勤奋,少一点闲散,或许如今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样,清闲和高薪,也不可能两头都得利。古语有云:“人闲是非多,百忙解千愁。”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别让自己闲着,多折腾折腾,才能让人生的路越走越宽。《吕氏春秋》中记载:“凡事之本,必先治身。”世间诸事,皆从自身而起。所以,对我们来说,养生之道,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未来的日子里,要努力做自己的良医。 少生气, 保持良好心情,人活一世,开心万岁;不攀比,享受轻松生活,人生几何,知足常乐;别闲着,追求美好未来,吾生有涯,行而不辍。

五十岁以后,最顶级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