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良骏
每年秋天,总有这么几天,满城桂花香。 我和几个朋友也总要去桂林公园赏花。 坐在草地上,天似阴似晴,云时隐时现,空气中飘着浓郁的桂香,一阵风吹来,桂花洋洋洒洒拂在衣上、发际,一个个人都变得金灿灿、 香喷喷。 飘忽的花香中,我恍惚起来,穿过树梢稀薄的烟云,回忆一点点地走近。
与“徐汇”结缘,与桂香有关。 那年金秋时节,我们与市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为孤儿义养基金筹款,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第一个响应,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正在上海,他也来了。
走进校园,一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大礼堂坐满了师生,一条鲜红的横幅“金爱心在行动”, 点明了主题。 台侧放着捐款箱,台前堆满了衣物、文具、书包,每份礼物都用红绸带扎好, 上面有只小信封,是捐赠人写的祝福语。 校长致词后,两个同学推着一辆轮椅过来,上面歪斜地坐着个孩子。 我走近看,只见他半闭着眼,头低着,对我伸出的手视而不见。 我拍拍他的肩, 他也毫无反应。 主持人大声宣布,今天,小强同学来学校,我们欢迎他回家,全场响起一片掌声,持续了很久。
原来这是已毕业三年的一个学生,因病致残,不能与人正常交往。 母亲辞去工作,在家照顾他,父亲不堪重负,也生了病,全家陷入困境。 学校得知后,对这个早已不在校的学生伸出援手,不断派人探望,帮助解决问题,还持续捐款,使这个风雨中飘摇的家,有了依靠。学校凡有活动,总是把这个面目皆非的孩子请回来,让全校学生看到世间虽有不幸,只要有爱就可以携手同行。 今天,又把他请来了。
全校教师列队上台捐款,好几位眼中含着泪,我站在捐款箱前,对每一位老师鞠躬道谢,也止不住泪。在温馨的气氛中,台下的学生为每位老师鼓掌。 之后,校长把厚厚一叠钱使劲塞进捐款箱,然后向着台下大声说:“同学们,谢谢你们,能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 ”方明也走上台,掏出口袋所有的钱投入箱内,全场响起更热烈的掌声。
捐款一分为二,分别给慈善基金会和小强。所有的衣物装上卡车,每班派代表,送儿童福利院。 迎着阵阵桂香,交大子弟小学师生把满满的爱送了出去。 这件事已过去了二十年, 当年的学生都已长大,那个不幸的孩子也因病重离世, 但我相信,每年桂香满城的日子,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想起这件事,心变得一片柔软。
桂香浓郁,在徐汇四处可闻,十多年前我与《徐汇报》结缘,副刊“桂花苑”是这张报纸的名片。 它以真挚的情意,团结了一大批作者。 逢年过节,常常收到编辑的问候;稿件发出,常常得到真诚的对待。我因忙,疏于写稿,总编先生不时联系却并不催促,感动于这份真情,我时不时提起笔吐露心声。
桂树静默一年, 才在灿烂的秋阳里,有幽幽桂香自那里蒸腾。如世间一些美好的东西,带走与留下的,都在无声地摇曳,盛满了岁月,也盛满了情。 因此,一座城、一个学校、一张报纸,就有了炽热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