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将近, 小区和大街上已经张灯结彩悬挂红灯笼。 不知为什么, 我觉得今年过年没有了往年的期待和热闹……
记得童年中最盼望过年,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那时候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 母亲会带着姐姐哥哥一起打扫卫生, 我们小的一般都溜出去玩了。 那几天真忙,拆被子洗被子缝被子,擦玻璃擦门窗,擦柜子擦桌子扫地, 把一年的积尘清扫出去, 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
年三十晚上, 母亲总是会弄一桌好菜, 让我们六个孩子吃好。 家里兄弟姐妹多,过年不一定每人都有整套新衣服穿,但母亲总会让孩子们穿得整齐干净。 那时候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春节联欢晚会, 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后, 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父母讲年的故事,或者讲他们以前的故事。 晚上,我们没有多少钱买鞭炮, 一般是跑出去看别人放。
年三十晚上, 母亲一般在我们睡着了以后, 把压岁钱放在我们的枕头底下。 初一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枕头下的压岁钱。 压岁钱不多,但那是我们一年中唯一的一次, 自己可以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初一早上吃汤圆, 甜甜糯糯的汤圆, 象征这一年生活甜蜜圆满。 记得大人们说,初一是不准扫地出门的, 不然会把财神和福气扫出去。
对我们孩子们来说, 最开心的事就是用压岁钱去买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和书籍。 我们那时候的玩具是陀螺,贴画(刮片),毽子,玻璃弹子、橡皮筋等等。 可能现在的孩子不懂贴画,那时候的贴画是上面印了三国演义、杨家将、红楼梦等历史故事中人物的小卡片。 游戏是两个人玩,先一人出一张贴画,再把贴画卷一下放在地上, 然后用手使劲地拍地上, 手拍下的风会让贴画移动, 如果贴画翻过来,拍的人就赢了,输家要另外再出一张贴画……
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间,如今我们已进入暮年。 人生是一趟旅行, 每段历程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而所谓年味,是一种记性中的味道,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带着这种味道走下去。尽管生活中仍有不如意……
不管哪个年龄段, 过年为我们又长了一岁而祝贺! 值此,向亲人和朋友们道一声: 过年好!衷心祝愿大家冬日安康!虎年吉祥!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