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茜
冬阳熙暖, 难得的一个好天气, 我却因感冒严重只能窝在屋内。正郁郁寡欢时,姑苏的友人发来了一张照片,是沧浪亭里的一枝腊梅。金黄色的小花开在枝头,隔着屏幕送来了清香, 让我的心上泛出了一阵涟漪。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望着照片里小轩窗旁绽放的梅花, 想到了诗人杜耒写的那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是啊,有了梅花, 这寒冷的冬天也有了几分生机和清雅, 令赏花的人都变得愉悦起来。于是,我打开了诗书, 在浩瀚的诗词里寻找梅花的踪迹。
诗词中寻梅, 走到曲径通幽处,忽闻一阵幽香。“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在山园遇到的梅花, 上句轻笔勾勒出梅的风骨, 下句又浓墨描摹出梅的雅韵, 梅花像一位女子款款而来,自带香气。梅花的香不浓艳,有着清冽,别有韵致, 难怪唐代诗人崔道融会称赞道:“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为了这一抹香,哪怕是大雪纷飞, 也值得人们踏雪寻梅呀!
诗词中赏梅, 寒风凛冽里,别有一番傲骨。梅花从不惧严寒,亦不与百花争春,它经受住风霜雨雪, 勇敢在枝头绽放, 为的是给人们带来一阵香气,一股精神气。元代王冕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多么的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乃是做人的境界啊!外公在世时, 常常和我说:“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做人,要像梅一样,霜雪之中,依然傲然盛放。 ”
诗词中品梅, 万物寂静中,凌寒独自开。我很喜欢辛弃疾在《临江仙·探梅》中写的那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寥寥数字,写出了梅花的本质。 梅花没有一般的春花鲜艳娇嫩的样子, 它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韵, 你越品越是沉醉其中。如果你有幸,可以栽种一株梅,拥有一幅梅屏,那日日可赏, 细细可品, 实属美哉。 我想你一定会懂那一句“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
诗词中悟梅,天地人间,做最好的自己。诗人们写梅,也是在写自己的人生, 有着不同的心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王冕的自我写照, 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佛寺长明灯下苦读, 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但他不愿巴结权贵,最终归隐山田。 他写梅花不用鲜艳的颜色讨好人,求夸奖,也是在写自己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我想现如今的我们,生活富裕,精神也要富足, 要多多学习梅身上的品质,做坚强、高洁、谦逊、独特的人,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不负美好年华。
友人又发了一段视频来,点点梅花在寒风中轻晃,一只橘猫仰头嗅着花香,实在是生动有趣。而我,在古诗词里寻梅、赏梅、品梅、悟梅,有梅花相伴, 病中也多了许多精气神,梅香阵阵……

诗中梅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