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 猫
如果老股民能真正意义上懂注册制, 就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一九分化的行情了。 我举个例子。 企业用工,本来招聘的条件是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才能来面试,才有可能被录用。 现如今的门槛变成了不需要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一样能来面试,能被录用。
重点来了, 不管是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还是应届生,给的工资是一样的。 请问,如果你是企业的人事,你怎么选?
注册制下, 整个市场里的人才越来越多, 但实际上有经验的人就那么多,如果成本是一样的,那么你就会更倾向于选择更有经验的。
注册制正式开启后, 股票的准入门槛放低,而优质的股票就那么多,资金就会越来越往头部聚拢。
注册制,老股票的危机
注册制下, 那些原本仗着自己有三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 现如今要和应届毕业生抢饭碗了。 倚老卖老那一套,瞬间被注册制打得体无完肤。
作为企业的选择就两种。
第一, 市场里找真正有经验的老员工。
第二,寻找和培养优质的应届生。
那么,作为股市中的主力资金呢?
注册制下的市场, 股市中那些业绩长期低迷的股票, 可能瞬间就被注册制带来的新股给取代。
那些所谓的壳资源, 更是显得一文不值。
当市场的选择面越来越多, 资金就开始进一步抛弃那些长期业绩低迷的上市公司,进入头部的公司和注册制带来的新公司。
即便是那些长期业绩稳定,却毫无增长潜力的公司,也会被市场渐渐地抛弃,市场的资金,一定会一头一尾的瞄准头部和尾部。
头部的代表确定性增长,尾部的代表未来的爆发性潜力。
注册制,优质股票越来越贵
好的股票贵吗? 贵,特别贵,甚至可以说是严重被高估。 好的股票有泡沫吗? 有,很大的泡沫,甚至接近历史高峰。那为什么不跌呢?因为资金要提前布局。
注册制下, 企业势必淘汰年限长,能力差的员工, 挖掘新的应届生去培养。 但那些年限长能力强的员工,同样也是市场上的香饽饽, 引来各方争抢,工资自然水涨船高。
股票市场亦是如此,优质的股票数量有限,资金不断流入疯抢,形成了抱团之势。
资金严重地透支了这些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吹大了泡沫。
但资金不愿意空仓,更不愿意回过头去找那些质量差的股票。
所以所谓的抱团现象, 必然会长期存在, 一九分化是注册制下的必然趋势。
注册制,抱团泡沫迟早破裂
注册制的本意,是让市场选择更优质的应届生去培养。 但应届生太多,选择困难,淘汰率高,反而催生了企业去抢有经验的老员工。
老员工的工资水涨船高, 不代表会无限制上涨,毕竟老员工能力有限,成长也有限。 当企业觉得这些老员工薪资过高的时候,完全有可能降薪,或者长期不涨薪。
注册制下的市场, 不会无限制的拿优质个股来吹泡泡,最终回归本源,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进入新兴市场的股票中去。
但有几个前提。
1. 必须是高成长性个股
企业需要高成长应届生, 资金要挑高成长性个股。 注册制下,企业的业绩很重要,但是成长性更重要。
从长期来看, 确定增长10%的企业,肯定不如预期增长50%的企业。
龟兔赛跑,如果路程特别远,兔子更有优势,哪怕中途打个盹。
2. 必须要便宜
成长性代表风险性, 但风险和收益不一定始终成正比。 价格越低,风险越低,收益可能性越大。所以,市场还没有大举进入成长性个股的原因,就是因为价格还不够便宜。
这里的便宜, 不一定指价格低,便宜是相对的。
注册制的本质, 是加快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等上市后再进行挑选,并不是鼓励资金去抱团炒作优质核心资产。
我们要理解,当市场里的股票越来越多,优质个股的比例其实就越来越低了,资金担忧市场变革,选择抱团无可厚非。
资金可以无限制的抱团下去,但这些报团个股不能无限制的上涨,当核心资产贵了,新兴企业便宜了,资金会带领市场最终会回归理性。
对于股民来说,注册制肯定是一次新的机会,但是大浪淘沙这件事,需要更善于发现价值的眼光,而不是盲目的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