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 晨
《论语·卫灵公》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长远的规划,那么势必要在生活中陷入重重困境。
人生的方向是需要提前确定的,有计划的生活和无计划的生活截然不同。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人生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你的预算。 这里的预算并不一定是经济上的预算, 可以是时间的预算,也可以是健康的预算。
一个人是否有远见,从生活的点滴中很容易发现。 那些藏不住的责任感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其本质都是源自思想的控制。 人们总是更愿意强调年轻人的人生规划,却很少会有人去在意老年人的晚年计划。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年轻人活得朝气蓬勃, 老年人活得总是凑合。其实人生没有优劣之分,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规划。 真正有远见的人会在退休前完成以下4件事情,想要人生圆满,了解必须趁早。
精神寄托
《悲惨世界》中有句话这么写:“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 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人生在世说到底活的就是个精气神。 无论处在什么年龄段,只要精神好,生活必定不会太差。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小宇宙, 我们应该有自给自足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 而令生活发生巨大的动荡。
精神是心灵的土壤。 这世间美景美事,皆不坚牢,想要长久地留住当时的喜悦, 便唯有靠记忆。 有远见的人会在退休之前提前为自己找到新的精神寄托,以此来避免生活安排的突然改变冲击到原本的习惯。 不让自我寄托置于空虚的外部环境当中, 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富足的证明。提前安排好退休后的精神生活,才能循着坚定的内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平稳前行。
生活保障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 钱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没有钱,人生将寸步难行。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空巢老人的空巢期也会越来越长, 在这些独自生活的时光里,想要日子过得顺心,必不可少的就是有充足的物质保障。
未雨绸缪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即便再怎么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真正做到运筹帷幄。 太多事情就眼前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 可一旦生活的考验突然出现,没有提前准备的人便只能被迫接受现状。 可以说人生中的大部分难题都是因为缺钱造成的。 所以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在退休之前为将来的生活提前准备好物资保障,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健康的身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慢慢发现这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是自己的身体。 如果说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那么身体的好坏便决定了人生的长度。 一段只有高度没有长度的人生犹如绚烂的烟花,虽夺目却易冷。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健康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好的身体需要保养,差的身体需要养护,总之要有耐心。要知道, 这世上最无奈的斗争就是与病魔作斗争。 人若不趁着年轻,积极锻炼身体,晚年的时候很难无病无痛。 对于很多人而言,上半生拼的是能力和精力,下半生拼的便只有是否健康的身体。 在退休之前养好身体,不要在晚年的时候,因为身体愿意而对追求幸福的生活无能为力。
豁达的思想
人生是分阶段的, 青年时大家拼的是学习,中年时大家拼的是赚钱能力,到晚年的时候拼的便是对现实的承受力。人生并不长, 哪怕好好生活也不一定就能活出独特的风格。 更何况还有一部分人始终陷在混沌的漩涡。 时间是这世上最残忍的东西,它不回头地往前走,我们却不得不在遗憾和回忆中苦苦忍受。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这么写:“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 一路上是离情。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 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人生实苦,没有单纯的快乐。 人到晚年将不得不经历那些沉重的令人痛苦的自然规律。 有些事情提前想明白,让自己豁达起来,是心理建设,亦是在淡化苦涩。

有远见的人,会在退休前完成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