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倩朋
回明朝,变成当朝大学士,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年暑假开始,徐光启纪念馆“通达小君子”节气素养课开课啦,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可以跟随徐光启的脚步,体验到他对于天文、历法、农事、数术、水利、几何、民俗、思辨、阅读等方面的探索经历。
第一期的“通达小君子”节气素养课以清朝乾隆年间的小暑节气为时间背景,当时乾隆皇帝命人改造圆明园的“水木明瑟”,于是工匠们就利用了徐光启编译的《泰西水法》中的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风扇,给房屋降温消暑,这也是“泰西水法”水声造景的先例。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化身为工部官员, 组装玉衡车, 以水力带动风扇转动,给室内降温消暑。
今年是徐光启逝世390年,他是明朝著名的全能科学家,编译的《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等著作,囊括了天文学、数学、农学等多个领域,是把欧洲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我们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来自于徐光启编撰的《崇祯历书》,所以今年徐光启纪念馆将徐光启的科学探索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开发了“通达小君子”节气素养课程,课程依循四季节令特色, 结合传统节日以及上海民俗, 注重学生的综合体验,让孩子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聆听学习、动手操作,知行合一。


回明朝,变身当朝大学士
“通达小君子”已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