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鹏和乐团首席、著名小提琴家、小女儿夏小曹在排练现场


文/记者 张文菁 图/资料
曹鹏先生是新中国音乐指挥界的杰出代表。 从新四军老战士到交响乐普及的功臣,从著名指挥家到自闭症孩子们最爱的“曹爷爷”,今年96岁的曹鹏离休后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不仅致力于交响乐普及,还坚持用音乐为自闭症患儿和他们的家庭服务。
在最近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中,曹鹏获颁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一位九旬老人,瘦弱身躯里饱含的蓬勃的生命力,对音乐、对孩子们的大爱, 深深扎根在了一群90后年轻人的心中。 近日,记者跟随曹鹏先生的脚步, 来到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排练现场,听跟着乐团长大的一群85后、90后们,讲述这位他们心中永远不老的指挥台上的“90后”。
年过八旬创办“城交”
晚上7点,在大女儿曹小夏的陪同下,曹鹏来到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排练现场。 不久前他刚摔了一跤,腰背仍在康复中,但因为疫情延后的演出都在这两个月,他放心不下,音乐、排练、演出,是他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因为它代表一个专业的水平,专业的作风,专业的素质”,曹鹏告诉记者,“城交”团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热爱音乐有演奏能力,经过考核后大家聚到了一起,“有的已经跟我合作了几十年了,交大的,南模的,毕业以后一直到城交,他们都很好,这么多年工作之余能一直坚持,不容易。 ”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是中国大陆第一支非职业交响乐团, 创办于2005年,那一年,曹鹏80岁。
“他一直跟我说我们中国没有业余交响乐团,这些小朋友童子功,毕业以后就没有地方去,他觉得很可惜,后来他有一次很一本正经跟我说了,这个事情你得帮帮忙,他到了80岁,他在想怎么来普及音乐,他一生就是为了一个普及音乐,我觉得这是好事,我说我这样,我先帮你组,但是组成了以后我就发现我是走不掉的。 ”回想16年前初创“城交”时的情景,如今担任乐团团长的曹小夏历历在目。
成立交响乐团谈何容易, 场地、乐器、 有专业水准的乐手招募……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在社会各界和家人朋友的支持下,曹鹏父女带领“城交”每年举办公益音乐会、“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迄今为止演出250多场,听众超过53万人次。 曹鹏坚持“交响乐无业余”,对乐团高标准严要求,乐团多次受邀出访,与国际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魅力名片。
“天使知音”播撒爱的种子
“他对事业的这份认真,他是不顾自己的一切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别是我们做了天使知音沙龙,碰到自闭症孩子有什么事,他会用很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曹小夏说。
2008年, 上海曹鹏音乐中心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合作,成立关爱自闭症儿童的项目“天使知音沙龙”,曹鹏亲自为他们编曲、排练、指挥演出,孩子们学会了打击乐、铜管乐、小提琴,能完整地演奏一支曲子,能安静地听完整场音乐会,能免费上
优质的音乐课文化课, 能到
“爱咖啡”实践基地学一技之长,为日后自食其力打下基础。
“天使知音这个乐团很不容易的,自闭症的孩子不听的, 学了乐器就可以打开他的耳朵, 让他们整个的身心都能够融合在音乐里头,他这个自闭症就开窍,这个对他们很重要, 他们的家长都带着他们来学乐器,家长都非常的高兴。 ”曹鹏告诉记者。
天使知音沙龙成立13年来,汇聚了5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其中不少是城市交响乐团的团员。看似平常的同台演出,给自闭症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慰藉, 也在年轻的“城交”团员们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打击乐对这些比较特殊的孩子来说,他可能上手比较容易一点, 我就觉得也是一份爱心吧,也是曹老师给我们的一种传递。 ” 打击乐声部乐手王维瑜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位工作在徐汇的幼儿园老师,不仅在“天使知音沙龙”做志愿者,爱音乐爱孩子的她也会把交响乐知识带回给校园里的宝贝们。
而在汪宁眼中,不苟言笑的曹鹏内心的大爱, 都藏在了舞台上下的点点滴滴里。“自闭症孩子难以控制自己,有时我们一起演奏,他的木琴棒子挥来挥去,我们眼睁睁看到是砸到爷爷的, 但是他很坦然,他就还是抱着这种爱心,没关系没关系, 就是在台上这样去呵护, 无论是我们说爷爷也好,长辈也好,我们其实看着很感动, 城市交响乐团、天使知音沙龙,曹爷爷花了很多的心思在里面, 他是一个对我们来讲身体力行的榜样。 ”
“能和大家在一起,我觉得很年轻! ”
“他这一生沉浸在音乐里面,作为我们来讲, 我们要孝敬他的可能就是这个了, 你给他买衣服他不要, 你给他吃得好,他也吃得很少,他什么也不要的,他一生就是为了音乐, 我觉得我们做小辈的就是孝敬他,不但是要孝敬他,现在还要传承一下。 ”曹小夏说。
去年,曹鹏一家三代人捐资百万元,为自闭症家庭成立“万向曹鹏慈善信托”;又推动相关机构为心智障碍者家庭提供意定监护、监护监督服务。而从上海学生交响乐团, 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到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曹鹏父女俩实际上已经为上海构建起了一个业余交响乐团的成长阶梯。
“我两个女儿、我夫人都是搞音乐的,我们都全心的在为社会服务, 不为自己,能一直和年轻人在一起, 我非常的高兴,所以再苦再累我还是要来, 哪怕生了病,我也坚持的; 上海是很高水平的城市,他有高水平的音乐的演奏者,我现在96岁,我能够来排练,我说我跟音乐在一起,我96岁就是69岁,我跟年轻人在一起,我只有6+9岁,能和大家在一起,我觉得很年轻! ”“90后”指挥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