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坤 王永娟 陈文卿 肖乐鑫
1月3日,上海市“人工智能+” 行动推进大会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基地启用仪式在西岸大剧院隆重举办。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 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市各委办局领导出席仪式。
陈杰、魏巍、庄木弟、余晓晖、张英、曹立强、王华共同启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同时向全球启动人工智能主题展览、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培训、金砖国家产业生态智库网络与开放课题三大核心项目征集和招募。 未来,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将广泛链接金砖国家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和产业资源,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旨在成为我国面向金砖国家乃至全球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目前,创新合作平台初版已于新年上线,中心成果展示与权威信息发布功能正式启用,为金砖国家及全球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 2025年6月, 平台将实现产业对接功能,搭建金砖国家间的人工智能项目合作与市场需求对接平台,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精准对接,推动技术转移与产业合作,助力企业出海。
庄木弟为活动致辞, 他表示,近年来上海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要部署,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政策供给更加完善、产业集聚更加突出、产业生态持续优化的发展之势。徐汇区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变革趋势和产业风口,构建了“一核引领、三圈辐射、多点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格局。 未来上海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合作伙伴,会同各方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
王华正式发布徐汇区推进“人工智能+”十大行动,模型能力跃升、创新策源突破、场景应用牵引、孵育范式升级、产业集群倍增、空间布局优化、资本矩阵扩容、未来人才汇聚、产业生态赋能和国际开放链接十大行动将成为徐汇加快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的有力抓手。
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以及“模塑申城” 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也同步发布。 这些基地将推动“人工智能+”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 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的应用落地,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共促产业生态发展。 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上海市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系统、 模塑申城语料普惠计划、 大模型评测与验证平台、“百人百项”青年科学家计划和上海国投-徐汇融资服务中心,着力降低“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成本,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便捷、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
大会上, 中国电信集团CTO、首席科学家、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院长李学龙教授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落地关键———智传网(AI Flow)。他介绍“连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正是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连接。依托中国电信庞大的主干网优势和广泛终端接入能力,TeleAI希望通过布局智传网,让“智能”也可以连接起来,摆脱设备和平台的限制,在端、边、云之间自由流动,随需而至,随处响应。
(下转第2版)
上海市“人工智能 +”行动推进大会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基地启用仪式举行